close

這真是永遠難解的謎題,東西的種類實在太多又太雜,所謂「必要的東西」實在定義繁雜。

以下提供我自己打包的經驗與實際到日本後的自我檢討所整理出的應打包物品判定方法與清單。

首先,先來把東西分類吧。

 

首先絕對必須要帶的極度重要物品
手機護照,這3樣東西的重要性就不解釋了。如果是短暫回國,又要出國的時候,記得要把國外家門鑰匙也帶上。

重要公務用品
這一項的內容需要視個人情況而定,但是漏帶會很麻煩,所以一定要審慎考慮。我的狀況如下:

  • 印章:有需要開戶、收包裹、簽正式文件的人務必要攜帶。
    因為日本大部分都是使用圓形、只刻姓氏(女性也可以使用名字)的印章,所以我刻了一個只有姓的圓印章,這一顆可以做為開戶用,或是一些需要「簽名並押印」的文件上使用,收包裹也可以用,我喜歡把銀行戶頭用的印章跟其他的印章分開,所以這一顆是我隨身攜帶,用來在正式文件上押印用的。另外帶了兩顆方形寫全名的正式、開戶用印章,還有一顆隨身攜帶的自來水印章,備用的。
  • 畢業證書:要求學歷的工作與入學手續都會需要,有時候,一些獎學金也會需要。
    保險起見,我帶了大學畢業證書(最高學歷)中文正本、有官印的影本x3(與正本同效力)、普通影本x3、英文畢業證明正本x5。每一個項目在剛到的時候都用上了。如果無法確定到底需要幾張,建議多帶,因為在國外不方便申請,國際郵件也很貴(幾張A4的紙就要台幣240的郵資)。也帶了高中畢業證書正本,這個部分在申請就學貸款的時候有用到而已。
  • 所得證明:獎學金、學費減免、宿舍申請等來自外界的經費補助用。
    我帶的是最近一年本人、父、母的所得證明。要帶這個是因為日本人要看我是否在經濟上真的需要支援。然而,台灣的所得證明沒有英文版,只有綜合所得稅納稅證明書有英文版,所以我連這個都帶了。
  • 語言能力證明:要求語言能力的工作與入學手續都會需要。
    我帶了日文證明正本、多益證書(要另外申請的那種,不只是成績單而已)、多益成績單。曾經,其中一份要求彌封,所以我收到多益官方寄來的證書的時候,我連外包裝都沒有拆,直接交出去了。
  • 足以證明經濟來源的文件:申請學費減免或是其他經費補助的時候可能需要。(反而在申請簽證的時候只需要大概填寫,不用附證明,真神奇)
    我在日的生活費來源是台灣的教育部就學貸款,我帶了貸款契約的影本(因為那時候正本留在台灣),還有授權委託在台親屬幫忙辦裡與處理戶頭等手續的經公證人證名的委託書。
  • 入學證明、入學考試合格證明(正本與影本):申請獎學金、宿舍、租屋、打工、沒有學生證的時期代替學生證使用(有些申請銀行戶頭時會需要)
    這部分我是掃描正本起來,然後正本帶著,必要的時候使用實驗室的印表機列印,如果在日影印沒有這麼方便的,最好將入學證明等相關文件都附印個3份。
  • 10個透明資料夾與數個迴紋針:繳交公務文件用
    雖然這兩項東西都在文具店可以輕易買到,但是,在我需要繳交文件的時候,我還沒來的及知道文具店在哪裡,到日本之後覺得還好自己有帶著。
  • 寫有在日聯絡人與住處的資料紙張入海關就會用到。
  • 所有申請入學時的文件的正本:有被要求要補繳。這個部分,因為我已經瀕臨開學才抵達日本,正本都是用郵件寄。提早到日本的人記得要攜帶,雖然已經用郵件寄送過了,但偶爾還是會被要求要把正本補上(報名手冊上面可能沒有寫)。
  • 寫有從國小開始到最高學歷、工作經驗(包含就學日期與畢業日期、工作或就學單位名稱)的文件:打工、就職、就學、申國家考試資格等履歷表都會用到。
    因為我背不起來,準備已經寫好的資料、可以照抄的資料會方便很多。通常這一項在申請入學資格的時候就會有,務必把那一份留下來。雖然說用電子檔也可以,但是有可能會遇到沒有網路,或是打不開檔案的情況,還是有紙本比較保險。
  • 證件用大頭照:申請簽證、打工、求職、學生證等,許多場合都會用到照片。
    日本許多地方使用的是3 cm x 4 cm的照片,我都是用台灣的2吋照片剪的。申請簽證的照片尺寸大很多,這個要預先查好、準備好比較方便。雖然在日本也可以處理,不過,如果你不會日文,會碰上很大的麻煩....
  • 初次見面的伴手禮:破冰利器。
    分成給老師的、給所待的研究室的、給行政人員的、日後分送給朋友的....視個人需求攜帶。我帶了一份給老師的,一份給院長的,二份個別給校方與系方負責處理外國學生的辦公室,一份給自己的實驗室的所有成員(可以分享的那種大盒零食),還有一份給我已經認識,而且很照顧我的朋友。這真是非常重要的破冰之旅。我的實驗室來了一位尼泊爾人,一來就遞上當地特色名片,可謂非常成功的破冰行動。不是說收禮了對方才會幫助自己,而是因為主動釋出願意交流好意,對方也會確認自己是願意交流的,也可以透過自己帶來的禮物開啟第一個話題,有交流障礙的人就會知道:和陌生人開口的第一個話題真是難如登天啊!

請評估自己是否有其他與公務上的需求。以上的物品必須要先塞進行李箱裡面。

接著其他日用品。到底要帶多少衣服呢?這個要不要帶呢?那個要不要帶呢?要帶還是去那邊買好呢?可以先將想要帶的東西依照下列分類歸類。
依使用頻率分類:
a. 每天都會用到,而且出國後可能會來不及再買就得使用了。(像是保養品,要馬上挑到適合的保養品很不容易呢)
b. 每天都會用到,但是到當地買也可以。(像是牙刷,便利商店都有)
c. 1週用到1次
d. 1個月用到1次  (低於這個頻率就不討論了,理由是因為太少用到,不帶去也可以。)

依物品大小分類
1. 可以放進行李箱(或是隨身行李),重量可以負荷
2. 可以放進行李箱(或是隨身行李),但是會超重
3. 無法放進行李箱

然後你可以把東西進行編號。像是對我來說,
a-1:化妝品、乳液   a-2:桌上型電腦   a-3:每天抱著睡的娃娃
b-1:吹風機、衣架   b-2:棉被      b-3:單眼相機
c-1:洗衣精        c-2:吸塵器      c-3:掌上型遊戲機(怕撞壞不能放)
d-1:  衛生棉      d-2:清洗沾血床單的所有用具  d-3: 優雅下午茶全套茶具

接著,屬於a-1的東西務必都要放進行李箱裡。a-2的東西要想出可以替代的方案,像是改帶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等。a-3的東西,如果想不出可以弄進行李箱的方法,那就要放棄這個東西(因為我無法放棄我的娃娃,所以我用了真空袋抽扁,就這樣順利放進去了)剩下的空間與可攜帶的重量,可以塞進行李箱的順序是b-1、c-1、d-1的東西,如果真的會超過行李空間,務必從立即性下手。b-2、b-3、c-2、c-3、d-2、d-3的東西請全部不要帶。

再來,關於a組群的量到底要帶多少?需要視在消耗品耗盡以前,多快可以補充物資?因為我的伴手禮佔我的行李快要一半的重量,這部分我有些帶了一個禮拜的量,有些帶一個月份的量,比較挑剔、不容易買到替代的物品就帶一個月份,容易找到替代的物品就帶一週份,這部份看個人使用習慣。非消耗品,以衣服類舉例,洗衣服到晾乾到可以再穿需要多久?我總共帶3套內衣,5套內褲(沾到血洗不掉會丟掉~)、4件外出上衣、2條外出褲、3雙襪子、1雙布鞋(在日本,露趾的鞋子不適合穿出去,而拖鞋屬於b-1,很容易買,所以沒有帶,而我的漂亮女鞋屬於c-3,沒帶是因為放在行李箱會被壓壞)

以上,給大家在收拾行李的時候一點參考。

arrow
arrow

    JumpToJa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